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辽宁
吉林
广西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黑龙江
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踢踹男友落水溺亡:上海这起案件厘清故意与过失的法律边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上海数据法眼
踢踹男友落水溺亡:上海这起案件厘清故意与过失的法律边界
2025-08-17 19:59:20
来源:剑盾法律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近日,上海法院审理的一起 “踢踹他人致落水溺亡” 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引发广泛关注。该案中,女子奚某白因劝说男友沈某回家未果,踢踹其背部致其落入河中溺亡,其行为究竟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成为争议焦点。最终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奚某白有期徒刑 5 年半,这一判决为类似案件的法律定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件回溯至 2020 年 2 月,奚某白与男友沈某经多轮饮酒后,驾车至上海金山区某大桥北侧河边。沈某在河边喝酒祭祀父亲,奚某白两次劝说其回家无果,情绪激动下用脚踹向沈某背部,导致沈某落入河中。奚某白随后离开,几分钟后返回发现沈某失踪,立即报警求助,但沈某最终被发现溺水身亡。
庭审中,控辩双方围绕罪名定性展开激烈辩论。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一审抗诉认为,奚某白系 “一时激愤产生杀人动机”,应定故意杀人罪;而法院结合全案证据作出了不同认定。剑盾法律网解析,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核心差异在于主观心态:前者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后者则是行为人应当预见或已经预见可能发生死亡结果,却因疏忽大意未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对死亡结果持排斥态度。
从本案证据来看,奚某白供述 “知道沈某会游泳”“以为他能自己爬上来”,且沈某案发前虽饮酒但能正常结账、驾车、购物,精神状态尚可,落水点距离岸边较近,这些都成为奚某白 “轻信结果可避免” 的合理依据。此外,二人平日关系良好,无本质矛盾,事发后奚某白及时返回寻找、联系朋友并报警,一系列行为均体现出她对死亡结果的排斥,符合 “过于自信的过失” 特征。最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准许检察院撤回抗诉,维持一审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
剑盾法律网提醒,此类案件警示公众,日常生活中需理性控制情绪,尤其在双方存在亲密关系、酒精作用等场景下,更应避免过激行为。同时,法院对 “主观心态” 的认定逻辑也具有指导意义:判断罪名时,需综合考量行为人对结果的预见程度、行为动机、事后补救措施等,而非仅依据行为造成的客观后果,这正是法律精准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所在。(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任编辑:李锦林]
顶部
打印
加入收藏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乘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
黄渤海开渔启护航行动 海上安全需法律护航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携手开放合作 同筑共赢之路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古语读懂“上合力量”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启幕 法治合作成发展新引擎
总书记西藏行丨记者手记:看北斗星不迷路 跟党幸福
尖扎黄河特大桥事故的法律责任与安全反思
今日关注
洛阳老城区领导汉服调研 文旅发展法治新实践
深度剖析:新版英语教材真的“难倒众生”?
内地男子用水下推进器偷渡澳门获刑 4 个月
智慧司法
抗战胜利 80 周年 和平传承的法治守护与实践
29 岁林宇借姐弟恋诈骗千万 普陀检方已公诉
14 人侵犯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商业秘密保护再敲警钟
“老赖” 坐一等座,限高漏洞与法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