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2 日那个平常的夜晚,对于重庆合川的刘女士、陈女士和张女士来说,却成了一场噩梦的开端。这三位好友,因开发商描绘的 “常年气温 20℃左右,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丰富,且有三甲医院、运动场和高尔夫球场等高档配套设施” 的美好蓝图,于 2021 年 4 月前后,先后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的 “枕泉翠谷” 康养旅游度假区购置了避暑房。2024 年 7 月,重庆高温难耐,她们来到贵州享受清凉。
然而,意外突如其来。当晚 6 时 40 分左右,三人像往常一样在饭后结伴散步,来到一处停放着车辆的空坝。大约 20 分钟后,几声 “咔嚓” 声打破平静,抬头便见旁边山上一棵大树晃动,还来不及逃脱,她们就被倾倒的大树砸倒在地。刘女士因伤势过重,经多地辗转抢救无效,于当晚 10 时左右离世;陈女士右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颅脑损伤、肋骨骨折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66 岁的张女士第 5、6 根胸肋骨骨折。
悲剧发生后,桐梓县海校街道办迅速与刘女士家属商谈善后,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一次性补偿家属死亡补偿金、安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 22.8 万元。而受伤的陈女士和张女士,在维权路上却历经波折。事发地点后来划归桐梓县楚米镇政府管辖,她们多次要求协商解决,均未成功。直至今年 6 月 16 日,在楚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楚米镇政府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分别补偿陈女士 6 万元、张女士 3 万元,并约定 8 月 1 日前付清。虽支付稍有延迟,但 8 月 16 日,两人终于领到了这笔补偿款。
剑盾法律网解析,在此类案件中,树木致人损害的责任认定较为复杂。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树木属于小区管理范围,管理者若不能证明自己尽到了合理的管理、维护义务,就可能需承担侵权责任;若树木位于公共区域,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也需承担相应管理责任。本案中,镇政府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补偿,体现了在难以明确责任归属时,从公平角度对受害者进行救济的考量。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遇到类似意外时,应及时保留现场证据、就医诊断证明等材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