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河北以案说法

离婚冷静期毒杀儿女案开庭:法律如何惩处人间悲剧

发布时间:2025-08-21 10:07:30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

8 月 21 日上午 9 时,贵州遵义凤冈县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件:男子刘某杰在离婚冷静期内,将自己 10 岁的儿子和 7 岁的女儿残忍毒杀。这起案件自 5 月 22 日案发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强烈谴责,孩子的遭遇令人唏嘘,也让人们对法律将如何裁决此类极端案件充满期待。

悲剧缘起:婚姻破裂下的极端行径

据孩子舅舅黄先生介绍,5 月 20 日,刘某杰与妻子签署离婚协议,进入 30 天的离婚冷静期。然而,这段本应给予双方冷静思考的时期,却成为了悲剧的导火索。5 月 21 日下午,刘某杰的妻子便遭到其捆绑,刘某杰甚至拿出农药威胁,声称若离婚就必须死。在妻子的安抚下,刘某杰暂时放开了她。随后,妻子在同事陪同下前往派出所报警。为躲避刘某杰,妻子选择暂时离开凤冈县,并在临走前联系刘某杰的父亲,托付其照顾两个孩子,却未得到重视。

5 月 21 日晚 6 时许,黄先生曾将姐姐受伤的照片发给刘某杰质问,刘某杰却百般抵赖,要求拿出医院检查报告。仅仅数小时后,5 月 22 日凌晨 2 点,刘某杰将遗言发至家人群,并私信黄先生,让其转告姐姐来替孩子收尸。凌晨 3 点,刘某杰的父亲告知黄先生父亲,两个孩子已经没了,未能抢救回来。而在此前,刘某杰还于 5 月 21 日 22 时许,在社交平台发布带着孩子吃饭玩耍的内容,并配文 “最后的狂欢”,如今看来,这是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预兆。

法律视角:故意杀人罪的严峻审视

从法律层面分析,刘某杰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本案中,刘某杰毒杀自己两名年幼子女,手段残忍,后果极其严重,严重违背了基本的人伦道德和法律规范。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杀人案件的量刑,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包括犯罪动机、手段、后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刘某杰因婚姻矛盾,将毒手伸向无辜的孩子,其犯罪动机卑劣,且选择用农药毒害孩子,这种手段对年幼孩子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导致两名未成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给孩子母亲及其整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精神创伤。从这些方面来看,刘某杰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故意杀人情形。

剑盾法律网在此提醒,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命权,法律对于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绝不姑息。在婚姻纠纷等矛盾冲突中,应通过合法、理性的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走向极端。当遭遇婚姻困境时,夫妻双方可寻求婚姻调解机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通过法律诉讼等正规途径解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家属诉求:以法律严惩告慰孩子在天之灵

孩子舅舅黄先生表示,这段时间以来,他和姐姐为了案子耗费了大量钱财和精力,身体疲惫不堪,但最大的伤痛是精神上的。他们至今无法接受孩子离世的现实。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和惨痛的两条人命,他们坚定地诉求判处刘某杰死刑。孩子的母亲也深陷痛苦之中,每日以泪洗面,她无法想象自己的亲生孩子竟遭此毒手。

此次案件的开庭,不仅是对刘某杰个人行为的法律审判,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捍卫。希望法律能够给予公正的裁决,以告慰两个无辜孩子的在天之灵,也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更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践踏法律、漠视生命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