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河南今日关注

通信服务迈入“阳光时代”:三大运营商集体亮剑,破解用户痛点

发布时间:2025-07-22 16:00:28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在信息时代,手机早已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每个人工作、生活、娱乐的核心载体。然而,长期以来,电话套餐资费不透明、退订流程繁琐、套餐种类繁杂难懂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亿万用户。不少消费者感叹:“办套餐像拆盲盒,退订比登天还难。”这种体验不仅损害了用户的信任感,也影响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口碑。

值得欣喜的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服务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密集发声,积极响应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行风建设部署,围绕“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承诺,推出一系列实质性改进举措,标志着通信服务正式迈入“阳光消费”新阶段。

中国移动打出“十项承诺”组合拳,聚焦用户体验细节
作为用户规模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率先在5月21日召开发布会,公布“透明消费,明白办理”等十大服务承诺。其中多项措施直击用户痛点:业务订购必须经客户主动确认方可生效,杜绝“默认勾选”陷阱;套餐变更若无合约限制,48小时内必须完成办理;办理完成后系统自动发送告知短信,确保每一步都清晰可查。更贴心的是,用户现在可以自主屏蔽境外来电与短信,从源头减少骚扰风险。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实则是对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深度尊重。

中国联通精简套餐结构,让资费回归“看得懂、选得明”本质
面对用户普遍反映的“套餐太多看不懂”问题,中国联通提出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压缩资费方案种类、优化公示方式。其公布的四项重点方向十六项举措中,明确要求资费公示分类清晰、层级分明,并对业务协议中的关键条款如价格、有效期、限制条件等进行加黑加粗提示,避免“小字游戏”。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信息对称性,也为行业树立了标准化范本。当用户不再需要逐条比对几十种套餐时,真正的便利才真正到来。

中国电信强化合规底线,未公示套餐一律不得销售
中国电信则从源头治理着手,于5月20日宣布实施九项服务升级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未公示套餐不销售”原则——这意味着任何未经公开披露的资费方案都将被禁止上线,彻底斩断隐性收费链条。同时,退订流程全面规范化,杜绝“多次提交无效”“客服推诿扯皮”现象。更重要的是,所有电信业务开通前必须征得用户明确同意,将“用户授权”置于服务逻辑起点,体现了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

行业共识凝聚:消费者权益是民心工程,更是高质量发展基石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宇在同日发布会上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他指出,运营商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应自觉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预防纠纷、提升服务质量。当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8.07亿户,固定宽带用户达6.82亿户,如此庞大的基数下,每一次服务优化都将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唯有构建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才能赢得长期信任与可持续发展。

这场由政策引导、企业响应、社会监督共同推动的服务升级潮,正在重塑通信行业的价值坐标。它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或营销博弈,而是回归服务本质的一次深刻自我革新。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办理通信业务将更加安心、省心、舒心;对于行业而言,则是一次重建公信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

可以预见,在“阳光化、标准化、人性化”趋势下,曾经让用户望而生畏的通信套餐,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明明白白消费”的典范。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服务理念的跃升——因为最好的通信服务,从来都不只是连接信号,更是连接人心。(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邹添盛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