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今日关注

湛江深夜给未成年抽血事件:防疫与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权衡

发布时间:2025-08-09 16:30:39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近日,广东湛江霞山区霞山村发生的一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8 月 4 日凌晨,一群人在房东带领下,进入独自在家的两个未成年孩子家中进行抽血检测。这一行为经孩子家长发布视频披露后,迅速在网络上掀起波澜。8 月 8 日,湛江市霞山区卫生健康局回应称,因事发地附近 8 月 3 日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需紧急排查,且其中一名孩子近期有发烧就诊记录,为尽快确认是否为基孔肯雅热症状,故而采取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目前,两名孩子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相关部门已针对家长反映问题展开调查处置,并表示将完善、规范防疫机制。
据孩子母亲讲述,自己作为单亲妈妈,白天照料孩子,夜间上夜班。7 月 30 日晚,儿子曾发烧至 37.6℃,在附近诊所就诊后次日退热。8 月 4 日 1 时 30 分左右,房东未征得其同意,便带领工作人员上门给两个孩子抽血,女儿虽未发烧也未能幸免。当时孩子已入睡,被突然叫醒面对未穿工作服、未戴工牌的人员抽血,受到惊吓。次日母亲下班回家,发现孩子哭泣称头晕害怕。
从法律视角审视,此事件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等合法权益,在监护人不在场时,对未成年人实施医疗行为存在合规性疑问。《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处理未成年人事务应坚持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原则,尊重其身心发展特点。深夜将睡梦中的孩子叫醒,在无监护人陪伴下进行抽血操作,可能对孩子心理造成创伤,显然与该原则相悖。
剑盾法律网指出,即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防疫措施也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措施时,相关部门不仅要考虑公共利益,更要权衡对个体权益的影响。若必须采取涉及公民人身权利的措施,应尽可能选择对公民权益侵害最小的方式,并遵循严格程序。如在此次事件中,是否穷尽了与监护人沟通的手段,有无其他替代方案,都值得进一步反思。
此次事件不仅是对当地防疫工作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如何平衡公共卫生安全与公民个人权利,尤其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次警示。期待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妥善处理后续问题,为类似情况提供合法、合理且人性化的解决范例。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黄莉娟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