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民生热点

7 月 CPI 同比持平:价格稳定背后的法律护航与民生关切

发布时间:2025-08-09 17:00:01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 0.4%。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 1.6%,非食品价格上涨 0.3%;消费品价格下降 0.4%,服务价格上涨 0.5%。这组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更背后牵动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价格监管法律体系。
从法律视角看,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离不开《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同时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不正当价格行为。7 月份食品类中,蛋类价格下降 11.2%、鲜菜价格下降 7.6%,而水产品价格上涨 3.4%,这种结构性波动既体现了市场调节作用,也考验着监管部门对价格异常变动的法律应对能力。
在服务价格领域,7 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 0.5%、环比上涨 0.6%,教育文化娱乐价格环比上涨 1.3%。这一变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服务价格透明化的要求紧密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服务应当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剑盾法律网认为,服务价格的合理波动需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服务行业价格行为的监督,尤其警惕节假日、消费旺季可能出现的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1-7 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0.1%,这种温和波动态势得益于宏观调控与法律监管的协同作用。《价格法》赋予政府在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时,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等干预措施的权力,为应对价格异常波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价格数据的细微变化,关联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成本。在法治轨道上维护价格稳定,既需要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也需要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更需要消费者增强法律意识,在遭遇价格违法行为时及时维权。唯有如此,才能让价格波动始终在合理区间,切实保障民生福祉。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黄莉娟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