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辽宁
吉林
广西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黑龙江
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示范文本:开出司法效率与社会和谐的“双生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上海法制新闻
示范文本:开出司法效率与社会和谐的“双生花”
2025-07-10 14:46:30
来源: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林女士是一名听力残疾人,因婚后与丈夫张某矛盾不断,决意结束这段破裂的婚姻。她来到法院,打算提起诉讼解除婚姻关系,并争取儿子的抚养权。然而,在立案窗口申请立案时,由于无法口头表达诉求,她只能焦急地用手势比画、在手机上打字,与工作人员艰难沟通。
一份离婚纠纷起诉状示范文本改变了这一局面。诉讼服务人员大致弄清林女士的诉讼请求后,发现她尚未准备起诉材料,便及时向她提供了这份示范文本。表格结构简洁、要素完备,林女士一边浏览,一边依照提示勾选、填空,顺利完成了立案手续。半个小时后,她拿到了受理通知书。在调解员针对争议焦点的精准引导下,调解顺利完成。林女士用手语向工作人员表达着诚恳的谢意,她还特意竖起了大拇指。
这正是四川法院推广应用部分案件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后,听力残疾人实现诉讼“无障碍”的生动场景。传统诉讼模式下,部分残疾当事人、外籍当事人面临沟通难题,诉讼需求有时难以被法院准确捕捉。为精准回应当事人诉讼过程中的急难愁盼,202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通知,针对11类常见多发民事案件,提供统一规范的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旨在让人民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方便,通过应用示范文本精准表达诉求、高效解决纠纷。
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菲律宾籍的艾女士面对如何自行书写中文诉状一筹莫展。要素式起诉状的出现,让她仅需在示范文本上勾选填写基本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依次补充相应材料。提交到立案窗口后,法官依托要素式起诉状迅速提取案件关键信息,快速对主体资格、管辖依据等要素进行审核,仅用10分钟便完成立案。
“这些表格能让我规范准确填写必要信息,减少了我的翻译工作量,还帮助我避免因为不熟悉中国法律遗漏诉讼请求。”艾女士感慨道。
除了让诉求得以清晰传递,更要让诉讼流程“走得顺畅”。如何进一步提质增效,让当事人诉讼的全程体验更优?
当两家中小企业因货款拖欠纠纷诉至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时,除了要厘清案件争议焦点、高效化解纠纷,如何促进双方重建商业信任、做实定分止争,更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法院依法立案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委托专业调解组织开展调解。两家中小企业的代理人对坐在调解室,被告代理人对照某包装公司的要素式起诉状,填写答辩状示范文本。很快,调解员对照着两份要素式诉辩状,梳理案件要素和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清单,迅速抓住了着手点。
“一是某物流科技公司是否构成恶意拖欠;二是逾期利息如何计算;三是在已逾期支付情况下,如何就欠款支付达成新的协议。”锁定争点后,调解员逐条梳理法律关系与商业情理,既向某包装公司释明某物流科技公司资金周转出现的困难,也劝导某物流科技公司拿出具体付款方案,共同着眼长远合作利益。几轮沟通磋商后,双方握手言和:原告理解被告资金周转压力,主动放弃利息;被告承诺分期还款。
调解成功后,双方企业代理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要素式诉辩状能快速呈现和精准聚焦争议焦点,使得调解过程更加高效、顺畅,更为双方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实质性地化解了当下的纠纷,还为企业间的未来合作留下了空间,有助于维护和修复商业关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指出,这种司法实践的创新举措,凸显了司法机关在服务中小企业、稳定经济发展中的担当与作为。
更深层的实践效能,在于治本。激活“源头预防”,把治理触角延伸到纠纷发生之前,才能真正为基层自治注入持久的法治动能。
“我(对照示范文本条目)一对账,又发现了几笔遗漏货款,这样又给我找回钱了。”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法院法官在某批发市场社区联系点开展“送法上门”宣讲时,商户刘某通过示范文本梳理发现遗漏货款,惊喜不已;另一名商户则在填写示范文本时算清账目,取回了起诉材料——原本的纠纷无需打官司就能化解。
此前,该批发市场商户因法律知识欠缺,导致诉讼能力较为薄弱:起诉状及证据材料五花八门、诉求表达不畅;日常交易多为口头约定,缺乏书面合同,转账记录与聊天信息混杂,证据零散导致“有理说不清”。
针对这些商户的现实需求,西岗区法院将“送法上门”宣讲搬进市场所在街道的社区联系点,现场指导商户用示范文本梳理纠纷、准备材料,还围绕买卖合同纠纷要素,逐项拆解商户日常经营的法律盲区。
一段时间后,西岗区法院的法官发现,新收涉某批发市场的买卖合同纠纷数量明显下降,立案一次性通过率大幅提升。
“要素式诉辩状示范文本的改革,最核心的理念是争议焦点的前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麻锦亮在今年4月举行的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观摩交流现场会上表示。示范文本让原本在庭审阶段诉辩对抗过程中呈现出的矛盾焦点,前移到了立案阶段。
第一批示范文本推行后,各地法院通过“线下实体化指引﹢线上数字化赋能”协同推广,进一步简化诉讼流程、提升解纷效率。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25年全国法院示范文本应用率以每月10%的增幅持续上升,截至6月底,全国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72%,14个省(区、市)应用率超80%。诉讼“小作文”不断向解纷“填空题”转变,群众“写诉状难、表达诉求难”的传统困境正在被不断改写。
成效正在显现。在全国法院实践中,示范文本不仅助力综治中心化解纠纷、便利群众参与诉讼,更推动立案与审判质效一体提升;既充分保障各类群体诉讼权利、清晰呈现争议焦点,又能通过针对性调解促进双方有效沟通,让解纷再提速、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改革仍在深化。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再次就推广应用部分案件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自2025年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应用67类示范文本,坚持以便利群众参与诉讼、实质性化解纠纷为出发点,做深做细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工作。
如今,示范文本的应用广度和实践深度不断扩展,沿着“保障诉权、提升效率、源头预防”的深化路径,正让司法为民的温度更加可感可触,让公平正义的实现变得更可及、更高效、更可持续。(见习记者 孙陈亦)
[责任编辑:张旋芳]
顶部
打印
加入收藏
从胜利阅兵看中国法治:以史为鉴、以法护和平、以治促复兴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乘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
黄渤海开渔启护航行动 海上安全需法律护航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携手开放合作 同筑共赢之路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古语读懂“上合力量”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启幕 法治合作成发展新引擎
总书记西藏行丨记者手记:看北斗星不迷路 跟党幸福
今日关注
阅兵观礼 "零纸屑" 法治护航公共文明新图景
洛阳老城区领导汉服调研 文旅发展法治新实践
深度剖析:新版英语教材真的“难倒众生”?
智慧司法
喀铁公安:“警”然有序 站好“护学岗”
抗战胜利 80 周年 和平传承的法治守护与实践
29 岁林宇借姐弟恋诈骗千万 普陀检方已公诉
14 人侵犯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商业秘密保护再敲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