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社会关注

剑盾法律网聚焦:AI 合成名人带货乱象与法治规制

发布时间:2025-08-02 11:36:04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剑盾法律网聚焦:AI 合成名人带货乱象与法治规制(图1)

在数字时代,AI 合成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为社会带来创新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诸多乱象。当下,AI 合成名人明星虚假带货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多方权益,成为网络消费领域的 “毒瘤”,亟待法律亮剑整治,剑盾法律网对此予以密切关注。

一些不法商家受利益驱使,毫无底线地利用 AI 技术,精心炮制以假乱真的名人带货视频。他们或是将名人形象 “移花接木” 到带货场景,误导消费者以为是偶像真心推荐;或是凭空捏造出名人带货画面,无中生有骗取信任。这些行为不仅践踏商业诚信,更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基于对名人的信赖下单,却可能收到质量堪忧的商品,甚至陷入消费欺诈陷阱。从法律视角看,这既侵犯了名人明星的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益,也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欺诈消费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 “退一赔三”,若金额不足 500 元,可按 500 元索赔。
AI 虚假营销黑产链条的存在,是此类乱象屡禁不止的关键因素。AI 技术降低造假成本,让虚假宣传内容得以批量生产、迅速传播,且通过链接跳转等手段频繁变换欺诈形式,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短视频平台审核不力,未严格把控账号入驻资质与视频内容,使得虚假信息肆意蔓延。而冒用账号后,取证艰难、追责无门,进一步助长歪风邪气。
好在我国已积极布局法律监管网络。《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明确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需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对内容严格审核、清晰标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还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推动全流程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依据这些法规,加大对滥用 AI 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除常规处罚外,可加重赔偿性惩罚,提高违法成本。短视频平台也应主动作为,运用技术手段强化 AI 生成内容审核,建立可追溯标识体系,对违规账号严处,及时阻断虚假信息传播。消费者自身要增强防骗意识,学习 AI 识别知识,练就 “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及时维权。
剑盾法律网将持续追踪 AI 合成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法律问题,为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贡献专业力量,助力各方携手,让 AI 技术在法治轨道上为数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而非沦为欺诈的帮凶。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徐晓娜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