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社会关注

剑盾法律网警示:“职业背债人” 套路深,多重风险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08-19 13:35:00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
近期,一个名为 “职业背债人” 的特殊群体闯入公众视野,各地法院纷纷披露相关金融犯罪判例,揭示出这条隐藏在暗处的灰色产业链。剑盾法律网指出,看似能 “躺赚百万” 的职业背债之路,实则布满法律 “雷区”,参与者将面临失信及刑责等多重风险。
从曝光案例来看,“职业背债人” 产业链分工明确:介绍人在网络平台广撒网,寻找如失业者、低收入群体等潜在目标 “拉人头”;实操中介团队则负责将找来的 “白户”(征信正常但无资产者)进行身份包装,伪造收入证明、社保记录等材料,勾结银行内部人员办理贷款事宜。多起案件显示,团伙作案已成常态,骗贷金额从百万到上亿元不等,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剑盾法律网从法律层面剖析,“职业背债人” 面临民事与刑事双重困境。民事方面,背债人作为贷款合同上的名义借款人,需承担全部债务的清偿责任。一旦违约,金融机构将通过法律诉讼追讨本金、利息与违约金,背债人不仅会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出行,子女教育也将受牵连;个人征信记录更是严重受损,未来购房、贷款等金融需求将被 “冰封”,修复周期漫长甚至可能永久无法恢复。
刑事风险上,职业背债行为极易触犯多项罪名。若以非法占有贷款为目的,伪造材料骗贷,数额达 2 万元以上即构成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即便主观无非法占有意图,但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贷款并给金融机构造成 50 万元以上重大损失,也会触犯骗取贷款罪,面临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此外,伪造房产证、营业执照等国家机关证件用于身份包装,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最高判 10 年;协助转移资金以掩盖非法来源,则可能构成洗钱罪。若职业背债人明知中介骗贷仍配合参与,将被认定为共同犯罪,依据参与程度承担主犯或从犯责任。
剑盾法律网提醒,面对 “短时间赚大钱” 的诱惑,公众需保持清醒,切勿为一时利益踏入违法深渊。同时,金融机构应强化贷款审核流程,监管部门加大对非法中介及相关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同遏制 “职业背债人” 乱象,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