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普通类)第一次投档分数线》正式公布。在众多数据中,一个新兴高校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其在首选物理科类中的投档线达到635分,几乎与厦门大学最高专业组的636分持平,更超越了兰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传统“双一流”高校。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新格局的关注,更折射出我国教育领域法治化建设不断深化的现实图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在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依法治理。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与落实,我国高考招生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透明化、法治化的轨道。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像福耀科技大学这样一所新设高校,才能凭借其办学实力、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公信力,迅速获得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并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福耀科技大学虽为新建院校,但其招生全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招生政策和省级教育考试院的统一部署。无论是计划编制、志愿填报,还是投档录取、信息公开,每一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社会监督。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投档线数据公开透明,所有高校一视同仁,不因“老牌”或“新兴”而有所偏颇。这种基于规则而非身份的录取机制,正是法治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法治的核心在于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过去,一些考生和家长普遍存在“唯名校论”的倾向,认为只有进入传统重点大学才有前途。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双万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改革推进,越来越多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始崭露头角。福耀科技大学作为由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捐资创办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筹建之初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定位,聚焦国家战略急需的先进制造、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该校能在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取得高于多所“双一流”高校的投档线,说明广大考生及其家庭已不再盲目迷信“牌子”,而是更加理性地依据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发展前景和学校声誉做出选择。这种理性的回归,离不开多年来教育法治建设所营造的公平环境。正是因为有《招生考试监督管理条例》等制度保驾护航,杜绝了“点招”“特批”“内部指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才让每一名考生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用分数说话,凭实力择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福耀科技大学的高投档线背后,是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的有力回应。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在资源分配、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完善,特别是明确“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后,优质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打开。福耀科技大学正是在这一法治红利下应运而生的典范——它不是资本逐利的产物,而是依法设立、依法运行、依法接受监管的社会公益项目。
从更深层次看,这所学校的崛起也体现了法治对创新的保护与激励。它的创办打破了“只有政府能办高水平大学”的固有思维,证明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满足办学标准、通过权威评估,任何主体都有可能参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这种开放包容的制度设计,正是现代法治文明的体现——既守住底线,又鼓励突破;既规范秩序,又激发活力。
当然,高投档线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未来的育人成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治的护航下,福耀科技大学将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原则,把法治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学生权利保障到学术自由维护,从财务公开透明到治理结构优化,每一项制度安排都将体现对法律的敬畏与践行。
教育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治理优。当一所新生高校能够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社会尊重,当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公平规则下追逐梦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育格局的变化,更是法治中国建设在微观层面的落地生根。未来,期待更多像福耀科技大学一样的新兴力量,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让我们以法治之名,守护每一个读书梦;以制度之力,托举每一份奋斗志。这才是教育公平最坚实的底座,也是社会进步最温暖的动力。(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邹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