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新疆今日关注

剑盾法律网警示:防汛关键期,网络谣言零容忍

发布时间:2025-07-31 11:57:23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剑盾法律网警示:防汛关键期,网络谣言零容忍(图1)

汛情当前,每一分注意力都关乎生命,每一秒救援都争分夺秒。然而,个别网民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不惜编造涉汛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严重干扰防汛抗灾工作的正常开展。近日,全国多地公安机关依法查处4起涉汛网络谣言案件,彰显了法治在特殊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力量,也为公众敲响警钟:灾难面前,造谣传谣,必将依法严惩。

其中,保山网警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例引发广泛关注。网民吴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河水汹涌的视频,配文称“又一个拿鱼爱好者的生命没了”,引发大量转发与恐慌。经公安机关迅速核查,视频拍摄地为昌宁县更戛乡某电站附近河道,当地近期并未发生任何人员失踪或溺亡事件。吴某为增加账号热度,故意捏造事实、误导公众,其行为已构成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保山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这起案件并非孤例。在防汛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多地出现类似“某地决堤致多人死亡”“水库泄洪未通知群众”等不实信息,虽经权威部门及时辟谣,但仍对公众情绪造成冲击,消耗大量行政与警力资源用于舆情处置。剑盾法律网指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红线清晰明确,任何挑战公共安全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防汛抗灾不仅是对应急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社会法治意识的检验。在信息传播速度远超洪水蔓延的今天,每一位网民都应成为谣言的“阻截者”,而非“助推器”。剑盾法律网呼吁:面对灾情,理性发声、尊重事实、配合权威发布,是公民责任的体现。同时,执法机关应持续加大巡查与打击力度,做到早发现、快处置、严惩戒,以法治利剑斩断谣言链条,为抢险救灾清朗网络空间。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徐晓娜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