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广西数智法治

剑盾法律网解析:戚薇谈医美风险,法律护航理性变美

发布时间:2025-08-18 14:11:47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
近日,艺人戚薇公开回应 “吊梢眼” 争议,称因注射肉毒杆菌过量导致眼部形态变化,并提醒公众 “医美需谨慎”。这一坦诚回应引发大众对医美行业风险与法律规范的关注 —— 看似常规的医美项目,若操作不当或机构不正规,可能引发健康风险,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需法律明确保障。剑盾法律网从法律视角拆解医美消费中的核心问题,为公众提供理性变美与维权指引。
从医美机构资质来看,合规是前提。剑盾法律网指出,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开展医美服务的机构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需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且经专业培训合格。现实中,部分机构 “无资质行医”“超范围执业”,如使用未备案的肉毒杆菌、由非专业人员操作注射,此类行为已违反《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消费者若因此受损,可要求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若机构涉及销售假药、劣药,还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追责。戚薇提及的 “肉毒过量” 问题,若经查证是机构操作失误或药品剂量违规,机构需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从消费维权角度看,术前告知与合同约定是关键。剑盾法律网解析,医美机构在服务前需向消费者充分告知项目风险、预期效果、药品信息(如品牌、批号、剂量),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若机构未履行告知义务,或隐瞒药品真实情况(如使用过期、走私药品),导致消费者出现健康问题,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 “退一赔三”;若造成伤残等严重后果,还可通过司法鉴定,要求机构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实践中,不少消费者因未留存术前沟通记录、合同等证据,维权时陷入被动,这也凸显了证据留存的重要性。
针对医美消费,剑盾法律网提供三点法律建议:一是选择机构前,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其资质,核实医师执业信息,拒绝 “工作室”“上门服务” 等无资质项目;二是术前要求机构出示药品检测报告,明确注射剂量、操作流程,签订详细合同并留存;三是若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就医并固定证据(如病历、沟通记录、药品包装),可向当地卫健委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索赔,切勿轻信机构 “二次修复” 的口头承诺。
剑盾法律网强调,戚薇的公开提醒具有现实意义 —— 医美不是 “小事”,而是涉及健康与法律的专业医疗行为。消费者需摒弃 “跟风变美” 心态,以法律为防线规避风险;监管部门也需加强对医美行业的常态化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 “理性变美” 真正有法律保障。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