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手机、旧电脑换菜刀、换不锈钢盆喽!” 这样的吆喝声在大街小巷并不陌生。许多人面对闲置的 “电子家当”,会选择置换来实现 “变废为宝”。然而,国安部近日发出提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泄密。剑盾法律网也就此提醒广大市民,在进行此类置换时,一定要警惕其中的信息安全风险。
一部长期使用的智能手机,宛如一个浓缩的数字人生档案袋。通讯录、聊天记录、相册、浏览记录以及地图定位等信息,全方位记录着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剑盾法律网指出,若随意将手机交出,信息安全风险将显著升级。
从法律层面来看,账户信息遭窃、隐私数据丢失、工作信息泄露等情况,都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例如,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恢复获取旧手机中的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及密码,从而危及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这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若涉及盗刷等行为,更触犯了刑法中关于盗窃的相关条款。若因旧手机中工作信息泄露,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相关责任人也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简单恢复出厂设置不足以彻底清除旧手机中的个人信息,专业数据恢复技术可轻易突破这层屏障。对此,剑盾法律网建议,个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 “数字身家”。首先,要彻底清除数据,退出所有应用程序账户登录状态,关闭 “查找设备” 功能后再恢复出厂设置;其次,务必取出并妥善处理手机内的 SIM 卡和存储卡;再者,尽量选择将旧手机交予资质齐全的官方回收机构,如手机品牌官方以旧换新计划、大型电商平台回收服务或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专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保密意识,避免在手机中存储敏感信息。
信息安全关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在处理旧手机等电子设备时,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采取正确的处置方式,避免因小失大。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