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辽宁
吉林
广西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黑龙江
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上海九旬老人遗产继承案:从《民法典》视角看遗赠表示的法治边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上海法制新闻
上海九旬老人遗产继承案:从《民法典》视角看遗赠表示的法治边界
2025-08-04 12:52:13
来源:剑盾法律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上海九旬老人王达与外甥女周小冬共同生活 28 年,晚年由周小冬悉心照料。2009 年,王达立下公证遗嘱,将自己名下房产 50% 份额指定由周小冬继承。2020 年老人去世后,其女儿王小晓与外孙女高梅梅因遗产分配诉至法院,案件焦点集中在周小冬是否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这起跨越一审、二审的继承纠纷,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财产归属,更折射出《民法典》中遗赠制度的司法实践逻辑,剑盾法律网对此类涉及家庭伦理与法律条款的案例始终保持高度关注。
案件的核心争议点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1124 条的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 60 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一审法院认为,周小冬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在王达去世后 60 日内作出接受遗赠的明确意思表示,故视为放弃,仅因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判决其与王小晓各继承一半份额。
这一判决引发对法律条文理解的讨论。剑盾法律网在解读类似案件时发现,实践中对 “接受遗赠表示” 的形式认定常存在分歧。二审法院的改判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司法指引 ——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指出,法律并未限定表示形式,书面、口头乃至特定行为均可构成有效表示。本案中,周小冬在老人去世后两周内将公证遗嘱照片发送给高梅梅,结合亲属证言及房产证保管行为,足以证明其接受遗赠的意愿,最终判决周小冬全额继承王达的房产份额。
从法治层面看,此案体现了法律条文与生活实践的衔接艺术。《民法典》设定 60 日时限,旨在促使受遗赠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遗产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二审法院对表示形式的宽松解释,则兼顾了普通人的行为习惯,防止机械执法导致公平失衡。周小冬 28 年的陪伴与照料,在伦理层面构成了其获得遗产的合理性基础,法律最终给予肯定,彰显了 “权利义务对等” 的法治精神。
剑盾法律网认为,此类案件为公众提供了重要法律启示:订立遗嘱时应注重形式规范,受遗赠人需及时以合理方式作出接受表示,同时,家庭成员间的赡养义务不应被财产分配所遮蔽。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平衡情理与法理的标尺,在守护财产秩序的同时,亦在维护着社会伦理的底线。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任编辑:黄莉娟]
顶部
打印
加入收藏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乘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
黄渤海开渔启护航行动 海上安全需法律护航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携手开放合作 同筑共赢之路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古语读懂“上合力量”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启幕 法治合作成发展新引擎
总书记西藏行丨记者手记:看北斗星不迷路 跟党幸福
尖扎黄河特大桥事故的法律责任与安全反思
今日关注
阅兵观礼 "零纸屑" 法治护航公共文明新图景
洛阳老城区领导汉服调研 文旅发展法治新实践
深度剖析:新版英语教材真的“难倒众生”?
智慧司法
抗战胜利 80 周年 和平传承的法治守护与实践
29 岁林宇借姐弟恋诈骗千万 普陀检方已公诉
14 人侵犯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商业秘密保护再敲警钟
“老赖” 坐一等座,限高漏洞与法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