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辽宁
吉林
广西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黑龙江
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
视频专栏
法制聚焦
政法动态
以案说法
今日关注
法制新闻
数智法治
社会关注
数据法眼
媒体聚焦
智慧司法
民情民生
法治观察
民生热点
警民互动
关于我们
微信转账别只截图标!官方电子凭证才是法律 “定心丸”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上海民情民生
微信转账别只截图标!官方电子凭证才是法律 “定心丸”
2025-08-17 19:56:41
来源:剑盾法律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近日,“微信转账暗藏玄机” 话题强势霸榜热搜,让日常依赖微信转账的用户惊觉:“转完截个图就稳了” 的认知竟存在巨大法律风险。不少网友分享的维权案例显示,一旦聊天记录意外删除,仅凭转账截图难以证明资金性质,轻则陷入举证困境,重则面临 “有理说不清” 的财产损失,而微信自带的 “转账电子凭证” 功能,正成为规避此类风险的关键法律工具。
“此前帮朋友垫付 3 万元货款,仅截图留存转账记录,后来对方否认收到款项,聊天记录又因手机刷机丢失,截图因无法核实真实性,差点成了‘无效证据’。” 北京网友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剑盾法律网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电子证据需满足 “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三大要件,转账截图易被篡改、难以溯源,单独作为证据时证明力较弱;而微信官方出具的转账电子凭证,附带平台公章及唯一编码,属于法定有效电子证据,能直接证明转账行为、金额及双方身份信息。
那么,如何正确获取这份 “法律定心丸”?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转账时务必在 “转账说明” 栏标注用途,如 “借款”“2025 年第三季度房租”“货款结算” 等,明确资金性质;第二步,待对方收款后,依次进入微信【我】→【服务】→【钱包】→【账单】,筛选 “转账” 类型找到对应记录,点击左下角 “申请转账电子凭证” 并提交,几分钟内即可收到含官方公章的凭证,建议立即下载保存至云端或打印留存。
剑盾法律网特别提醒,“转账说明 + 电子凭证” 缺一不可。若未标注用途,即使持有电子凭证,也可能因无法证明资金性质陷入纠纷 —— 如网友 “娘爹” 曾因未备注 “房租”,转账后房东否认收款,最终耗时 3 个月才通过其他证据佐证;而标注清晰后,电子凭证可直接作为借贷、交易、租赁等关系的核心证据,大幅降低维权成本。此外,对于大额转账(单笔超 5 万元)或重要交易,建议同步签订书面协议,与电子凭证形成 “双重保障”。
随着移动支付普及,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日益凸显。剑盾法律网呼吁,用户应摒弃 “截图万事大吉” 的误区,主动掌握官方凭证获取方法,同时留存好转账双方身份信息、沟通记录等辅助证据,从源头规避法律风险。毕竟,每一次规范操作,都是对自身财产权益的有效守护。(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任编辑:李锦林]
顶部
打印
加入收藏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乘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
黄渤海开渔启护航行动 海上安全需法律护航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携手开放合作 同筑共赢之路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古语读懂“上合力量”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启幕 法治合作成发展新引擎
总书记西藏行丨记者手记:看北斗星不迷路 跟党幸福
尖扎黄河特大桥事故的法律责任与安全反思
今日关注
阅兵观礼 "零纸屑" 法治护航公共文明新图景
洛阳老城区领导汉服调研 文旅发展法治新实践
深度剖析:新版英语教材真的“难倒众生”?
智慧司法
抗战胜利 80 周年 和平传承的法治守护与实践
29 岁林宇借姐弟恋诈骗千万 普陀检方已公诉
14 人侵犯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商业秘密保护再敲警钟
“老赖” 坐一等座,限高漏洞与法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