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玉璟 郭君怡
9月1日,清晨6时50分,晨光熹微,早秋的内蒙古已经有了丝丝凉意。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三中学校警孙嘉毅提前来到学校,穿戴好警服、佩戴好警用装备,测试防冲撞柱、一键报警柱,检查防护器材,摆放锥桶……
一系列准备工作结束后,学生们开始陆续到校,孙嘉毅带领由民警、交警、保安和学生家长组成的护学小组,在校门口架起一张“安全过滤网”,他们既疏导车流、检查出入人员携带物品,又通过警务通实时联动城管部门,处置周边违停占道现象。
开学第一天,康巴什区46名校警在各自的岗位上正式“开学”。像这样“警察常在、警灯常亮”的守护模式,被家长们称为“看得见的安全感”。
在推进强化护校安园工作中,康巴什公安分局以新警务理念为指引,克服警力不足的实际困难,通过压缩机关警力、调整优化职责等举措,共抽调46名专职警力(占比总警力数15%)进驻46所中小学(幼儿园),推动“一校一警”常态化驻守校园,让校警由概念性定义转向实体化运行,真正实现了警察与师生同步在校。
“我们校警比同学们提前一周‘开学’,提前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孙嘉毅告诉记者。
下午4点,孙嘉毅走进54班,开始本学期的第一节法治课堂。
“同学之间遇到矛盾,你们是选择用拳头解决问题,还是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孙嘉毅抛出问题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他将法律知识融入特色课堂的同时,也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据介绍,校警由分局治安大队、所属派出所与所在学校共同管理,全天候专职负责指导督促落实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
“在校期间,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化解校园各类矛盾纠纷、开展法治课堂等形式,对师生进行法治宣传。”课后,孙嘉毅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同时,我们还协调联动其他职能部门,对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整改、有效化解、妥善处置。”
“请汇报所在学校情况……”19时20分,随着学生们陆续放学,5G执法仪传来分局情报指挥中心的指令。
“报告情指中心,我是康巴什区第三中学校警孙嘉毅,现在正在进行日常巡查,无其他情况,一切正常,汇报完毕。”孙嘉毅一边回复,一边引导校门前车辆有序离开。
夕阳中,藏蓝的身影与闪烁的红蓝警灯交织在人流中,共同筑起法治校园建设的安全防线,也为知识的殿堂增添了平安的底色。日复一日的守护下,“少年无恙”的种子已在每个孩子心中悄然生根,并终将破土成林。
[责任编辑:刘语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2号楼2108 邮箱:fajiandun@foxmail.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5131707号-2 公安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24号
版权所有 剑盾法律网 Copyright © fajiand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