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
荣获“全国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20余次,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公安工作优秀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
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巷尾,在暴雨如注的江河堤岸,总有一抹藏蓝身影逆向而行——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以专业化应急救援能力为画笔,勾勒出守护城市安全的“藏蓝防线”。
近年来,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紧紧围绕主责主业,聚焦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扎实开展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巡逻防控力度和密度,锻造应急救援“尖兵劲旅”。
以建促强,打造“空中之眼”
车辆行人清晰可见,各大街区一览无余……在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中控室里的大屏幕上,空中俯瞰城区的动态监控图像实时传回,全城状况尽收眼底。
“这是一架机翼长2.5米的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范围可覆盖威海全域……”陈列在中控室两侧的各类型警用无人机是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航大队负责人张鹏的“心头宝”。
早在2013年,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就着手发展警用无人机。从自己动手组装设计多旋翼无人机,到垂直起降式固定翼无人机、单兵式无人机反制器等创新成果相继诞生,并在大型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处置、案件侦查、搜捕搜救等方面得以充分应用。
2018年,威海市公安局成立正式列编的无人机警务航空大队,也是山东省首个警用无人机培训基地暨战法研究中心。
2019年,威海公安机关发布首个城市全域巡航无人机系统。5分钟快速起飞、30公里半径无死角巡航,固定翼无人机突破性应用于各种城市环境和任务。现如今,为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治理和经济建设,特巡警支队不断丰富“警政务航空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实效成果,先后协助多个部门开展工作,成为城市治理的新载体、新抓手。
以练促战,提升实战能力
4月27日,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的训练场上,几名队员正从攀登楼的最高点顺着一根绳索快速下滑,在楼体的外立面上突然悬停,一个侧身,举枪朝远处的目标物射击。伴随着震耳的枪声,子弹正中远处的靶心。整套动作干脆利落。
“这个训练项目叫攀登索降,是特巡警必须具备的技能。”特巡警支队省级实战教官王伟介绍,队员们训练的是一种模拟城市内反恐处突的作战训练,考验的是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正是中午11时,太阳毒辣,每名队员的手腕处都被绳索磨出了明显的血印,手掌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
“非得挑这么热的时候训练吗?”记者问。
“特巡警处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无论是巡逻执勤还是应急处突,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状况。而且,突发事件也不会挑时候发生,任何一种天气、环境,我们都要训练到。”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政委陈强说。
近年来,特巡警支队以实战化为导向,重点打造了突击攻坚、涉爆处置、潜水救援、破拆破障4支尖刀力量,建立常态化、模块化、对抗性训练机制,全面提升队伍打赢能力。今年,他们分批次组织举办了全市特巡警PTU快反机动队专项培训班等培训,培训专业人员200余人次,培养出潜水员、无人机飞行员等专业人才22名,其中3名同志获得齐鲁公安英才“标兵型人才“称号。
以巡促防,构建立体化防控网
5月13日下午,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武装巡逻二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有两位老人摔倒在地。巡逻民警查看伤情后,第一时间从巡逻车上取下急救箱,为两位老人做急救处理,在等待120医护人员到来的同时安抚老人情绪。最终,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
“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设置47个巡防网格,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提高见警率。”特巡警支队特警大队大队长齐以峰介绍。近年来,特巡警支队在“特巡结合、队所结合、警便结合、空地结合”的立体化巡防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等级化网格电子布建、人车机超视距指挥的智慧巡防体系,进一步织密了全市巡防网络,探索出一条智慧巡防的新路。在此基础上,支队进一步整合指挥中心、大数据资源,构建起“市县两级、双巡组层面、人车机协同”的超视距指挥体系,实现空地一体化防控。(作者: 祝文心 赵小敏 王伟)
责编:邹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