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守护者,人民的好律师”“法律先锋,人民卫士”“依法为民解难事,法律援助暖人心”“树律师风范,护法律公正”……走进胡忠海的办公室,只见墙上悬挂着一面面由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
作为一名深耕法律服务领域11年的法律工作者,胡忠海经办的民商事案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案件是为捍卫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而这些案件的每一本案卷都承载着当事人沉甸甸的殷切期盼,每一份判决书都深刻关联着一个家庭的命运走向,也凝聚着胡忠海为民争利、为民解困所倾注的心血和汗水。
“在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胡忠海凭着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为群众点亮法治的明灯。
凭专业能力守护公平正义
翻开胡忠海的履历,便能发现这位法律工作者有着不寻常的职业轨迹。他曾先后担任过市交通委法规处处长、科技处处长,在机关工作期间,他相继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经济师以及会计、工程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013年市级机关机构改革时,时年50岁的他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主动选择提前退休。“在机关积累的行政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应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他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自2014年投身法律服务工作以来,胡忠海经办了1000多件各式各样的案件,其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便是社会弱势群体。
胡忠海的办案记录里,写满了为弱势群体的维权故事:年末讨薪的农民工,遭遇海难的渔民,身陷婚姻纠纷中的妇女,船厂里、建设工地中受伤的打工者……每一次办案,他都一丝不苟、竭尽全力,凭借精湛的专业能力,为当事人排忧解难。
有一年春节前夕,5名满身泥浆的安徽农民工走进胡忠海的办公室求助。某建筑施工包工头不仅拖欠了他们的工资,在诉讼过程中还倒打一耙,以虚报冒领工资款构成诈骗罪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致使一起普通的讨薪案转变成全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刑事案。胡忠海主动与公安机关对接,最终促成刑事撤案,法院恢复民事案件的审理,并在法院的调解下,5位农民工追回了全部欠薪。
一艘舟山籍远洋渔业捕捞船在国外发生碰撞事故沉没后,船上11名外来务工的辅助捕捞人员被船老板解雇后陷入维权困境,辗转找到了胡忠海求助。胡忠海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资料的整理工作,就劳动争议提起仲裁,最终成功促成这批外来民工与远洋渔业公司达成和解协议。事后,这家远洋渔业公司主动聘请胡忠海担任了公司的法律顾问。
普陀一渔民远赴几内亚从事捕捞作业,不幸在国外病故,其无妻无子女,打官司也不知道雇主是谁,这一渔民的亲戚在维权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后来找到了胡忠海,成功获得了70多万元赔偿款。
有一对在上海工作的舟山籍夫妻结婚3年后,因为两家母亲关系紧张导致男方起诉离婚。男方不仅要求女方净身出户,还主张孩子抚养权。胡忠海接受女方委托后,先后赴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展开深入调查,终于查明男方在3年婚姻期间收入达到90多万元,却仅给予女方1.2万元生活费和为小孩子买过12罐奶粉。法院最终判决男方支付女方46万元,并将孩子抚养费判归女方,同时判令男方每月支付2500元抚养费,从而有效保护了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以专业服务践行法治精神
胡忠海受理的案件,无论标的大小、难易程度,他都一视同仁,从最初的证据收集、事实梳理,到法律适用、庭审辩论,再到后续的执行跟进,每一个环节他都严谨细致,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剖析案件,尽最大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与我市某公司在20多年前签订了一份财产转让和租赁协议。由于合同签订不规范,条款相互矛盾,在拆迁补偿时产生诸多争议,导致双方陷入拆迁权益纠纷和财产所有权纠纷。该华侨向法院起诉后,一审法院仅判决赔偿给华侨46万元。胡忠海认真仔细研究了原始合同和一审判决书,发现原判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均有错误,于是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并通过有理有据的辩护,在二审中为当事人争取到了更多的赔偿款。
新城某小区15位业主在交房时,因不服消防验收行政许可,委托胡忠海提起行政诉讼。胡忠海在调查取证和诉讼过程中,发现小区开发商伪造规划部门的公章及文书,骗取消防验收许可,随后业主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开发商违法犯罪线索。此举既为业主伸张了正义,也让违法开发商数名涉案人员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胡忠海深知,法律服务的核心是为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为弱势群体排扰解难。因此,每办理一个案件,他都会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考量,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诉讼和非诉讼策略,力求以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实现当事人的权益最大化。
从事法律服务工作10多年来,胡忠海凭着务实笃行的职业操守,执着践行法律人的使命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法治社会建设添砖加瓦。(王辉)
责编:邹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