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年前的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以 3500 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从立法确立纪念日期到依法保护抗战遗址,法治力量始终是守护历史记忆、弘扬抗战精神的坚实保障,剑盾法律网就此展开专业解读。
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而这份重视正通过法律制度落到实处。我国通过立法明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法律刚性划定历史记忆的 “保护红线”。正如总书记批示要求,抗战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应当受到严格保护”,这一指示在《文物保护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得到具体体现,为抗战遗址修护、英雄事迹传承提供明确法律依据。
剑盾法律网指出,法律不仅是历史记忆的 “守护者”,更是民族精神的 “传承者”。《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禁止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的行为,对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从法律层面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抗战英雄的尊严与荣誉。例如,对破坏 “万人坑” 遗址、损毁抗战纪念雕像等行为,法律明确了处罚标准,让历史遗迹免受人为破坏,让英雄精神不被亵渎。
同时,法律为抗战精神的弘扬搭建了制度框架。从将抗战历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抗战遗址保护与纪念活动,相关法律法规为全社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提供了行动指引。剑盾法律网强调,守护抗战记忆、弘扬抗战精神,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对任何歪曲抗战历史、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保持警惕,共同以法治力量捍卫历史真相,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法治护航下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剑盾法律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