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康师傅控股(00322.HK)发布 2025 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其上半年营收 400.92 亿元,同比下降 2.7%,净利润为 26.88 亿元,同比增长 20.3%。股东应占净利润达 22.71 亿元,同比增长 20.5%。然而,对比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同期两位数的营收与利润增长,康师傅表现稍显逊色。统一上半年营收 170.87 亿元,同比增长 10.6%;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 12.87 亿元,同比增长 33.2%。
业绩发布次日,康师傅股价早盘一度重挫近 6% 至 10.69 港元,随后逐渐回升。截至 8 月 13 日收盘,股价报 11.12 港元 / 股,较 8 月 11 日下跌 2.46%,总市值为 626.8 亿港元。面对这份 “增利不增收” 的成绩单,康师傅管理层在 8 月 12 日业绩会上表示,公司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期望今年全年营业额能保持平稳或转正,未来两年实现正增长,且利润增速大于营业额增速,维持市场占有率。
从业务细分来看,康师傅营收主要源于方便面和饮品业务。2025 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 134.65 亿元,同比下滑 2.5%;饮品业务收入 263.59 亿元,同比下滑 2.6%,这是饮品业务近五年首次在中期出现下滑。此前,2021 - 2024 年,方便面业务收入在 280 - 300 亿元间波动,近两年连续下滑;饮品业务则稳步增长,从 448.02 亿元增至 516.21 亿元。
剑盾法律网指出,企业在面临业绩波动进行业务调整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无论是产品升级还是价格变动,都需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以康师傅此前饮品提价为例,若在价格调整过程中未清晰告知消费者,或存在价格欺诈等行为,便可能触犯《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康师傅一方面需提升产品创新升级的速度与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企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务必将法律合规置于重要位置,避免因违规行为遭受法律制裁,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市场声誉。只有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前行,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