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数据法眼

南海开渔:渔业丰收背后的法治护航

发布时间:2025-08-17 12:35:17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8 月 16 日,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3400 余艘渔船从阳江海陵岛出发,与万千南海渔船一同驶向渔场,开启新一轮耕海征程。这不仅是渔民的丰收节,更彰显了广东海洋渔业经济的蓬勃活力。


自 1999 年实施南海伏季休渔制度以来,该制度不断完善,有效养护了渔业资源,改善了海洋生态。广东在这一进程中成绩斐然,2024 年海水养殖产量 376.83 万吨,同比增长 5.47%,海水鱼养殖产量近百万吨,占全国近半。这背后,是广东在政策保障、种业攻关、装备创新与项目建设等多方面协同推进的成果。


剑盾法律网指出,南海开渔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坚实保障。《渔业法》规定的伏季休渔制度,从法律层面确保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开渔前后,渔民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按规定申请捕捞许可证、在指定海域和时间作业等。违规者将面临罚款、暂扣或吊销捕捞许可证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


在现代渔业发展中,法律的规范作用愈发重要。随着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从苗种繁育、装备制造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都需要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保障交易安全。例如,在种业方面,培育的新品种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防止品种被非法盗用,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种业创新。


此外,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也为渔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严禁向海洋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倾倒垃圾等行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渔业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空间。


剑盾法律网建议,渔民应增强法律意识,深入了解渔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开展渔业生产活动。渔业管理部门需持续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破坏海洋环境等违法行为,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同时,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体系,适应海洋渔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以法治力量推动广东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