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数据法眼

外卖平台 “补贴大战”:低价狂欢背后的法治隐忧

发布时间:2025-08-11 15:55:44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千亿资金砸向外卖市场,高额补贴券满天飞的 “价格盛宴”,看似让消费者尝到甜头,却在法治层面埋下多重隐患。各大平台掀起的 “补贴大战”,不仅引发商家 “赔本赚吆喝” 的困境,更可能触碰不正当竞争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红线。
剑盾法律网指出,持续的 “补贴大战” 需接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审视。该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若平台通过巨额补贴使商品售价长期低于成本,实质是以资本优势排挤中小经营者,形成市场垄断后再抬高价格,这种 “低价倾销 — 市场独占 — 收割利润” 的模式,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安徽合肥某甜品店 7 月外卖营收仅够覆盖成本的案例,正是这种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生态挤压的缩影。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看,“补贴大战” 潜藏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获得质量保障的权利。剑盾法律网解析,商家为压缩成本可能降低食材品质、使用劣质包装,甚至出现 “幽灵厨房”,这些行为已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与安全权的侵害。若因低质餐品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平台作为交易组织者,可能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平台还需警惕 “补贴承诺” 的法律约束力。部分平台以 “百亿补贴” 为噱头吸引用户,若存在补贴规则不明确、兑现不及时等情况,可能构成《广告法》中的虚假宣传。此外,强制商家参与补贴活动、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也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中 “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 的规定。
剑盾法律网建议,监管部门应依据《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明确补贴行为的法律边界;平台需从 “价格内卷” 转向合规竞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在法治框架内平衡各方利益,才能让外卖经济摆脱 “烧钱换市场” 的路径依赖,走向健康生态。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周红霞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