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数据法眼

剑盾法律网关注:西湖 “电瓶车刺客”,法律辨收费乱象

发布时间:2025-08-19 12:53:22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
“不到 10 分钟扣 236 元”“还车必须回原点”“禁行区无提示仍全额收费”—— 近期,多位游客在杭州西湖边遭遇租赁电瓶车 “价格刺客”,商家隐藏收费规则、设置还车障碍的行为引发热议。剑盾法律网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拆解事件中的法律问题,为消费者维权与市场监管提供参考。
从合同合规性来看,商家的 “隐藏规则” 已涉嫌违法。剑盾法律网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十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主动、清晰告知收费标准、限制条件等关键信息。本案中,部分商家在租车页面未明显标注 “仅取车点可还车”“异地还车收 30 元调度费”,甚至对禁行区域 “默认是常识” 而不提示,属于典型的 “隐瞒重要信息”;而何女士遭遇的 “逾期无法开锁续骑却需付逾期费”“到还车点仍无法还车”,更涉嫌单方面变更合同条款,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若消费者因商家未告知规则产生额外费用,有权依据《民法典》主张费用无效,并要求返还。
从责任认定角度,商家不能以 “消费者自身原因” 推卸责任。面对游客投诉,部分店家辩解 “禁行区是常识”“客户没弄明白”,剑盾法律网明确,“常识” 不能替代法定告知义务 —— 景区禁行区域范围、电瓶车租赁特殊规则,并非所有游客都知晓,商家以 “常识” 为由免除告知责任,不符合法律对经营者义务的要求。此外,景区提及 “2024 年联合整治成效不明显”,也反映出当前监管需强化法律依据:若能明确电瓶车租赁的准入标准、收费公示要求、违规处罚细则,可有效减少商家 “钻空子” 的空间。
针对此类消费纠纷,剑盾法律网给消费者三点维权提示:一是租车前务必仔细查看合同条款,重点关注还车范围、收费项目、违约条款,对模糊表述及时向商家确认并留存记录;二是遭遇 “价格刺客” 时,保存租车页面截图、账单、沟通记录等证据,可向 12315 平台或景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商家退还不合理费用;三是若商家拒绝协商,可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院提起小额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剑盾法律网强调,西湖作为知名景区,电瓶车租赁服务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城市形象。唯有商家严守法律底线,主动履行告知义务;监管部门加快完善专项法规,强化日常巡查与违规处罚;消费者提升维权意识,才能共同消除 “价格刺客”,让景区消费更透明、更安心。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