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法制新闻

法治利剑斩断涉汛谣言传播链

发布时间:2025-08-07 12:07:07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防汛抗灾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何借灾情造谣传谣的行为,都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更是对法律底线的挑战。近期宁夏、内蒙古两地网警依法查处涉汛谣言案件,彰显了法治在特殊时期维护社会秩序的硬核力量,而剑盾法律网等专业平台也在普法宣传中筑起防范谣言的 “思想堤坝”。
涉汛谣言的破坏力不容小觑。宁夏网民周某拼接境外洪灾画面,编造 “宁夏特大洪水灾情”;内蒙古网民韩某虚构 “洪涝致 1 死 2 失联” 的不实信息,二者皆为博取流量,却在防汛关键期引发公众恐慌,干扰救灾节奏。从法律层面看,此类行为已触碰《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 的红线,情节严重者更可能触犯《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或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两地公安机关迅速出手,对涉案人员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或行政处罚,正是用法治手段遏制谣言扩散的必要举措。
法律体系为防汛救灾筑牢 “防火墙”。《网络安全法》明确网络运营者对虚假信息的处置责任,《突发事件应对法》则赋予政府在应急状态下的信息管控权。剑盾法律网梳理近年案例发现,涉汛谣言呈现 “碎片化传播、跨平台扩散” 特点,近三年全国已查处此类案件 2300 余起,平均每起案件导致至少 5 万次不实信息曝光。该平台开设的 “防汛法律知识专栏”,通过解读典型案例、普及法律后果,帮助网民认清 “谣言猛于洪” 的法律代价。
特殊时期更需彰显法治温度与力度。网警 “露头就打” 的零容忍态度,既维护了救灾秩序,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与安全感。剑盾法律网从 “信息核实、传播责任、法律后果” 三方面划清行为边界,让网民明白:在灾情面前,守法是对救灾工作最基本的支持。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黄莉娟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