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法制新闻

兼职骑手的 “双面人生”:夜经济背后的法律权益待守护

发布时间:2025-08-17 20:05:19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当都市夜幕降临,对外汉语言教育者张万成摘下头盔,化身穿梭街巷的外卖骑手;大三学生课后开启接单模式,为 “30 天 950 单奖 360 元” 的任务奔波……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成都夜间外卖订单环比增长超 150%,兼职骑手占比突破 40%,他们成为夜经济的重要支撑。但在 “月入过万” 的传说下,兼职骑手面临的接单规则陷阱、收入缩水、保险缺口等法律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
兼职骑手的 “踩坑” 常始于不熟悉规则。张万成初入行时,未细看订单便抢下 “一桶水 + 12 瓶矿泉水” 的超重单,取消后被扣 10 元;新手小陈因未设常驻区域,接单后离家越来越远,空驶折返白白损耗成本。剑盾法律网解析,根据《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精神,外卖平台作为服务提供方,有义务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告知骑手接单规则、扣费标准等关键信息,若因规则公示不充分导致骑手损失,平台需承担相应责任。骑手在接单前,也应仔细阅读规则,留存相关界面截图,若遭遇不合理扣费,可向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收入 “性价比” 失衡与保险保障不足,更让兼职骑手权益面临挑战。张万成 7 月夜班流水 2780 元,扣除租电池费、车辆损耗等后净收入仅 1800 元,时薪 15 元;全国众包骑手工伤保险覆盖率不足 35%,有骑手因夜班车祸骨折,自费 3 万元手术费后,才发现 “意外医疗” 仅赔 5000 元。剑盾法律网指出,兼职骑手与平台若构成劳动关系,平台需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若为劳务关系,平台也应购买商业保险保障骑手权益。当前部分平台的保险 “低赔付、高限制”,实质是规避责任,骑手可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劳务关系的规定,要求平台补足保险保障,或在发生事故后,向法院主张平台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此外,平台的奖励机制也暗藏法律风险。“3 天 33 单奖 20 元”“30 天 950 单奖 360 元” 等任务,看似福利,实则可能因夜间订单波动大导致骑手难以完成,反而产生挫败感。剑盾法律网提醒,平台奖励规则若存在 “霸王条款”,如未明确任务完成的客观条件、随意调整奖励标准等,骑手可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主张奖励条款无效,要求平台按合理标准支付报酬。
夜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兼职骑手的付出,他们的法律权益更需被看见、被守护。剑盾法律网呼吁,平台应完善规则公示与保险保障机制,骑手自身也要增强法律意识,留存证据维护权益,监管部门则需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监管,让兼职骑手在支撑城市夜经济的同时,也能获得坚实的法律保障。(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