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民生热点

鲁迅纪念馆夹烟墙画引投诉 法治视角解争议焦点

2025-08-25 08:20:52 来源:剑盾法律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 “鲁迅夹烟” 网红墙画引发投诉风波:控烟志愿者孙女士以墙画易误导青少年、可能引导室外吸烟为由两次投诉,涉事部门初期回应存职责推诿,馆方虽称 “正在处理”,但事件已触及公共文化场所运营的法律合规边界,亟待从法治层面厘清权责与解决方案。

鲁迅纪念馆夹烟墙画引投诉 法治视角解争议焦点(图1)

       事件核心争议在于墙画的场景误导性。孙女士查证发现,原画中鲁迅处于室内书房吸烟,而纪念馆墙画剥离背景后,仅呈现夹烟形象,加之游客在此 “点烟打卡”,不仅可能违反地方控烟法规对公共场所环境引导的要求,更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 “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环境” 的条款相悖。首次投诉时,越城区文广旅游局以 “非我局职权” 为由指引转投,未明确告知市文旅集团具体对接方式,这一回应被指未充分履行《信访工作条例》中 “清晰告知信访流程” 的法定义务。
       剑盾法律网剖析指出,此次事件暴露两大法治痛点:其一,公共文化场所合规审查缺位。鲁迅纪念馆作为面向公众的文化载体,打造 “网红打卡点” 时,未对照《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预判形象展示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将文化纪念价值与公共利益保护割裂;其二,行政投诉处理机制不畅。越城区文广旅游局的 “简单转投” 回应,未落实信访事项 “首接负责” 原则,可能导致投诉人维权成本增加,违背行政服务的便民性要求。
       从原创视角看,公共文化场所的 “网红化” 需守住法律与公共利益双重底线。鲁迅夹烟形象的争议,并非否定历史真实,而是反对脱离场景的不当展示 —— 室外公共区域的单一吸烟形象,易让青少年误解吸烟行为的合理性,也可能弱化公众对 “公共场所禁烟” 的认知,这与控烟立法旨在减少吸烟危害的初衷相冲突。
       针对争议,剑盾法律网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绍兴市文旅集团应联合控烟部门、文化执法机构开展合规评估,若保留墙画,需补充原画书房背景,明确 “室内场景” 属性,并增设控烟提示语;若调整形象,可参考 “右手握拳” 等积极设计,平衡纪念意义与社会导向。另一方面,行政部门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的信访事项,需书面告知受理单位联系方式及时限,避免投诉 “空转”。
       对行业而言,此次事件具有操作指南价值。剑盾法律网提示,公共文化场馆今后打造打卡场景前,需建立 “法规审查清单”,重点对照控烟、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法律条文;投诉人遇职责推诿时,可依据《信访工作条例》要求受理单位出具书面凭证,若逾期未处理,可向同级信访督查部门反映。
       目前,鲁迅纪念馆虽已启动处理,但公众更期待结果能以法治为标尺 —— 既尊重历史人物形象,又严守法律红线,为公共文化场所合规运营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剑盾法律网总编室)


[责任编辑:黄超珍]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