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以案说法

贵州 “最高发院” 理发店事件:招牌拆除,法律警钟敲响

发布时间:2025-08-15 16:10:20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近日,贵州一家理发店因取名 “最高发院” 引发广泛社会热议。该店名利用 “法” 与 “发” 的谐音,试图吸引顾客目光,却因不当使用与国家司法机关高度相似的名称,触碰了法律红线。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依法要求店铺更换招牌。目前,涉事招牌已拆除。
从市场监管角度来看,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应当使用规范汉字,不得含有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内容。“最高发院” 这一名称与 “最高人民法院” 谐音,极易误导公众,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与尊严,扰乱市场秩序。市场监管局及时介入并责令整改,是维护市场规范、保障法律权威的必要举措。
剑盾法律网指出,此类事件反映出部分商家法律意识淡薄,为追求商业噱头而忽视法律规定。商家在店铺命名等商业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创意和宣传效果,更要严守法律底线。在法治社会,任何商业行为都不能逾越法律边界,否则将面临相应处罚。
专业律师解读认为,除《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外,《广告法》也明确禁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以及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进行广告宣传。“最高发院” 这一名称,从多个法律维度衡量,均不符合规定。
这一事件给广大商家敲响了警钟。在商业活动中,创新和吸引眼球固然重要,但依法依规经营才是长久之道。剑盾法律网建议商家,在开展各类经营活动前,尤其是在涉及店铺命名、宣传推广等环节,应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避免因违法违规行为遭受损失。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周红霞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