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杯奶茶钱”—— 这句流行的营销话术背后,隐藏着不少消费陷阱。10 元一提的 54 卷手纸实则仅有手掌大小,5.9 元的八瓶矿泉水竟是 “未出满月” 的迷你版…… 这些被网友调侃为 “小人国用品” 的商品,暴露出低价营销乱象的冰山一角。当 “一杯奶茶” 成为模糊定价的工具,消费者的知情权正遭受隐性侵害,亟需法治力量筑起防护屏障。
法律定性:模糊宣传的欺诈本质
从法律视角审视,“一杯奶茶钱” 的营销话术已触碰法律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对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构成虚假广告。奶茶价格区间从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商家故意用这种跨度极大的 “等价物” 替代具体标价,极易使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产生错误认知,符合 “引人误解的宣传” 的构成要件。
《价格法》第十三条更直接要求经营者 “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这意味着,无论是 “一杯奶茶钱” 还是 “九块九买不了吃亏”,本质上都是通过模糊化处理规避明码标价义务。上海市消保委 2024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采用此类话术的商品中,62% 存在实际价值与宣传预期不符的问题,其中 38% 被认定为构成价格欺诈。
司法实践中,此类行为的法律后果已有明确判例。2023 年杭州某电商因使用 “堪比黄金纯度” 等模糊表述宣传银饰,被法院判决构成虚假宣传,需向消费者返还价款并支付三倍赔偿。这一案例确立的裁判规则同样适用于奶茶定价话术 —— 当宣传用语导致消费者对价格产生重大误解时,即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主张惩罚性赔偿。
监管破局:从被动查处到主动防控
面对花样翻新的营销陷阱,监管部门正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借鉴市场监管总局整治保健品虚假宣传的经验,针对低价营销乱象可建立 “预警 - 查处 - 公示” 机制。2020 年以来,全国共查办虚假宣传案件 6304 件,罚没金额达 2.6 亿元,这种高压态势同样应延伸至价格话术监管领域。
创新监管手段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推广 “你拍我查” 等互动式监管模式,鼓励消费者拍摄涉嫌模糊宣传的商品页面进行举报,可大幅提升监管效能。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试点的 “价格合规承诺制” 颇具参考价值,要求商家在使用 “一杯奶茶钱” 等表述时,必须同步标注具体价格区间和商品规格,否则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平台责任的强化尤为重要。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承担风险防控责任,这意味着电商平台应对入驻商家的宣传话术履行审核义务。建议平台建立关键词过滤系统,对 “一杯奶茶钱”“白菜价” 等话术自动添加风险提示,引导消费者关注实际价格和商品参数。
消费者维权:构建理性消费防线
剑盾法律网提示消费者,面对低价诱惑需掌握 “三查三问” 维权法:查商品详情页的具体价格,避免被模糊表述误导;查规格参数,特别注意尺寸、重量等关键信息;查用户评价,了解实际使用体验。同时要问清材质标准、问清售后政策、问清计价方式,切勿因 “小额商品” 放弃知情权。
小额消费纠纷的维权渠道已逐步畅通。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消费者可通过 12315 平台快速投诉,市场监管部门需在 7 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于 “反正才几块钱” 的心理误区,法律专家特别提醒:即使是小额消费,消费者仍有权获得符合宣传的商品,商家不得以价格低为由免除责任。
培养价格认知能力是长远之策。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应建立 “价格 - 价值” 评估体系,不被 “一杯奶茶” 等情感化定价左右。在购买前可进行横向比价,了解同类商品的合理价格区间;对 “迷你版” 商品保持警惕,注意查看净含量、尺寸等核心参数,避免落入 “低价高量” 的文字游戏。
制度完善:从规范话术到重塑生态
根治价格话术乱象需要制度创新。建议推行 “价格类比话术备案制”,要求商家使用等价物宣传时必须向监管部门备案,明确类比物的价格区间和商品对应关系。参考食品标签管理经验,对小额商品实行 “关键信息可视化” 制度,强制在宣传页面显著位置展示价格、规格、材质等信息。
建立 “小额消费纠纷速裁通道” 可破解维权成本高的难题。通过简化证据要求、缩短审理周期,使消费者无需耗费过多时间精力即可维权。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试点的 “小额诉讼程序” 平均审理周期仅为 15 天,这种高效机制值得在全国推广。
行业自律同样不可或缺。鼓励行业协会制定《价格宣传规范指引》,明确禁止使用模糊等价物进行宣传的具体情形。对自愿承诺规范话术的企业,可给予 “价格诚信单位” 标识,通过正向激励引导行业从 “话术博弈” 转向 “品质竞争”。
从 “九块九” 到 “一杯奶茶钱”,消费陷阱的形式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知情权的侵害。法治不仅要通过惩戒违法行为划定红线,更要通过明确规则培养理性消费文化。当每一件商品都能明码标价,每一句宣传都经得起法律审视,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 “明明白白消费” 的权益,市场也将在规范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李锦林)
[责任编辑:周红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2号楼2108 邮箱:fajiandun@foxmail.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5131707号-2 公安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24号
版权所有 剑盾法律网 Copyright © fajiand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