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民情民生

胖东来设 20 个岗位招刑释人员:在法律框架下搭建回归社会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5-08-09 16:46:44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8 月 8 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新乡第三家胖东来招工计划中,除预留 200 个名额给退伍边防军人外,还规划了 20 个岗位给有犯罪前科的人员。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第一,众多网友涌入其社交账号评论区自荐,引发社会对刑释人员就业权利保障的广泛关注。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明确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就业促进法》也禁止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曾受过刑事处罚为由拒绝录用,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胖东来此次专项招聘,正是对法律精神的积极践行,为刑释人员平等就业提供了机会。
应聘留言者贾先生的经历具有一定代表性。他 2020 年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刑 13 个月,出狱后找工作屡屡碰壁。尽管他曾有自己的事业,做过工地供货生意和连锁餐饮企业,却因前科问题遭遇就业困境。另一位留言者吴先生 2017 年因职务犯罪入狱 2 年,出狱后从事过冷链配送、工地零工等工作,胖东来的招聘让他看到了稳定就业、离家人更近的希望。
剑盾法律网指出,刑释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就业是关键环节。现实中,不少刑释人员因 “有犯罪前科” 的标签面临就业歧视,这不仅影响其个人及家庭的生计,也可能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胖东来的做法为企业树立了榜样,但其背后反映出的刑释人员就业难问题,仍需多方合力解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纠正就业歧视行为;社会也应摒弃偏见,为刑释人员提供包容的环境。
法律为刑释人员平等就业提供了底线保障,而像胖东来这样的企业实践,则为这一群体搭建了回归社会的桥梁。期待更多企业能在法律框架下,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刑释人员,让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黄莉娟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