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9 日,浙江宁波镇海区南熏别院小区 “减重 1 斤抵扣 30 元物业费” 活动引发关注。据物业公司介绍,该 “燃脂挑战赛” 自 6 月 20 日起持续 3 个月,15 户业主参与,目前减重最多者已瘦 13 斤、减免物业费超 400 元,活动还设置运动手环、水壶等奖励,并明确 “减免不超物业费总额 50%”。剑盾法律网从法律层面,解析此类物业创新活动的合规性、业主权益保障及潜在风险。
一、活动规则:自愿参与 + 明确限制,平衡双方利益
此次活动规则清晰:18-60 岁业主自愿报名,每户限 1 名,线下记录初始体重,9 月 19 日以最终减重数据抵扣物业费(无论中途反弹);减免上限为年度物业费的 50%(该小区年物业费约 2000 余元,即最高减免超 1000 元),同时物业公司通过燃脂群发布科学减重知识,引导业主健康参与。
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设置 “50% 减免上限”,既是避免业主过度减重损伤健康,也是保障物业运营成本 —— 这一限制体现了 “双方利益平衡” 的原则,为活动合规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参与业主平均减重 4 斤,物业员工也受感染参与,未出现不科学减重情况。
二、法律解读:物业活动的合规边界与法律依据
剑盾法律网解读,此类 “减重抵物业费” 活动需符合《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及物业服务合同的核心要求,其合规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自愿参与不强制。活动明确 “业主自愿报名”,未以 “不参与则加收费用”“参与为缴费前提” 等方式强制绑定,符合《民法典》“自愿、公平” 的民事活动原则,避免构成对业主的不合理约束。
其二,规则透明且无格式条款陷阱。活动提前公示 “减重抵扣标准”“减免上限”“奖励设置” 等内容,未隐瞒关键信息(如 “无论反弹以最终数据为准”),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 “经营者应明示服务规则” 的要求,也避免了 “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 的法律风险。
其三,物业费抵扣不违反合同约定。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费是业主基于物业服务合同应缴的费用,物业有权在合同框架内设置 “优惠减免”(如按时缴费折扣、参与活动减免等),只要不损害小区公共利益或其他未参与业主权益,即为合法 —— 此次活动仅针对参与业主的个人物业费进行减免,未影响公共维修资金、公共服务保障,符合法律规定。
三、风险提示:业主与物业需关注的法律要点
针对此类活动,剑盾法律网分别为业主与物业提供提示:
对业主而言,需注意 “证据留存” 与 “健康责任”:报名时应要求物业书面确认初始体重、活动规则(如抵扣流程、减免上限),并留存签字记录或照片;减重过程中若因过度运动受伤,需自行承担健康责任 —— 活动虽由物业发起,但业主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对自身健康决策负责,物业仅负有 “提示科学减重” 的义务,而非健康保障责任。
对物业而言,需强化 “规则执行的公正性” 与 “风险规避”:称重环节应邀请业主现场监督,或通过视频记录称重过程,避免后续因 “体重数据争议” 引发纠纷;同时,需在活动中持续强化 “科学减重” 提示(如定期发布健康知识、提醒有基础病业主咨询医生),若因未充分提示导致业主健康受损,可能面临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 的侵权赔偿风险。
四、行业意义:创新服务需锚定 “合规 + 共赢”
剑盾法律网指出,此次活动是物业 “服务创新” 的积极尝试 —— 既通过趣味活动提升业主参与度、改善邻里关系,又以物业费减免为激励,引导业主关注健康,实现 “物业服务增值” 与 “业主权益获益” 的共赢。但需注意,此类创新不能突破法律边界:若物业设置 “减重不达标需多缴物业费”“强制参与否则停服务” 等条款,或隐瞒规则导致业主权益受损,则涉嫌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
目前,该活动仍在进行中,后续效果需关注 “减重数据核实”“物业费抵扣落地” 等环节。剑盾法律网呼吁,更多物业创新活动应以 “合规为前提、共赢为目标”,既丰富服务形式,也通过明确规则、留存证据,避免法律纠纷,真正提升业主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李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