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以案说法

山东高速智驾追尾致死事故:法律框架下的责任与警示

发布时间:2025-08-10 10:36:37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8 月 8 日,山东高速交警发布的一则事故视频引发社会强烈震动。一辆轿车在高速行驶中突发爆胎,驾驶员未按规定在车后 150 米设置警告标志,也未撤离至安全地带,而是在车旁查看情况。随后,一辆开启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因系统未及时识别或反应延迟,径直追尾前车,导致前车两名车外人员当场死亡,惨烈的事故再次将智能驾驶的法律责任问题推向公众视野。
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此次事故中前车驾驶员的行为已涉嫌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剑盾法律网指出,前车驾驶员未履行上述法定义务,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后车而言,虽然开启了智能驾驶功能,但这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我国法律目前将智能驾驶界定为辅助驾驶技术,驾驶员始终是车辆驾驶的责任主体。《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剑盾法律网专家解析,后车驾驶员过度依赖智能驾驶系统,未保持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对事故发生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经调查认定其存在过错,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涉嫌交通肇事罪,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此外,此次事故也引发了关于智能驾驶技术法律定位的思考。剑盾法律网相关人士认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技术应用的责任边界、车企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事故认定标准,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山东高速交警的提醒尤为重要:智能驾驶仅为辅助,安全驾驶的核心仍在于人。此次血的教训警示所有交通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编:周红霞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