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5 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0 周年纪念日。80 年前,中国人民历经 14 年浴血奋战,以 3500 多万同胞伤亡的巨大牺牲,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抗战精神。从法律视角来看,铭记这段历史不仅是民族情感的传承,更需依托法治力量守护历史真相、捍卫民族尊严,剑盾法律网对此展开专业解析。
从法律层面而言,维护抗战历史真相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对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行为,相关部门可依法查处,行为人需承担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剑盾法律网指出,近年来个别人员借 “历史研究” 之名美化侵略、抹黑抗战先烈,此类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司法机关依法追责的案例,正是法治守护历史记忆的生动体现。此外,《爱国主义教育法》将抗战历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要求各类教育机构、文化场所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从法律层面为传承抗战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在国际维度上,国际法也为铭记抗战胜利、反对历史修正主义提供支撑。《联合国宪章》明确谴责侵略行为,确立 “对战争罪行不得豁免” 的原则,而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及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有权依据国际法维护抗战胜利成果,反对任何否认、歪曲侵略历史的行径。剑盾法律网认为,在百年变局下,我国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法律协作,推动建立更完善的国际法律机制,共同抵制历史修正主义,防止战争悲剧重演。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还需以法治筑牢和平发展根基。当前,我国通过完善国家安全法、国防法等法律体系,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保驾护航,这与抗战精神中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一脉相承。剑盾法律网建议,应持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让公众在知法懂法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以法治力量守护和平、推动民族复兴。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以法治守护抗战记忆、弘扬抗战精神,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唯有让法治成为捍卫历史、凝聚力量的坚实保障,才能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指引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