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数智法治

“两山” 理念二十年:法治护航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8-17 19:45:59 来源:剑盾法律网 浏览:
【字体大小:
20 年前的 8 月 15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论断。这一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生态面貌与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两山” 理念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引领中国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在这一伟大实践进程中,法治的力量不可或缺。剑盾法律网认为,法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 “两山” 理念的重要保障。从立法层面看,我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2018 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为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奠定宪法基石。环境保护法修订,明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立法目的,并确立多项重要制度。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专项法律相继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不断修订完善,传统部门法也融入生态文明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法网越织越密。


在执法环节,严格执法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剑盾法律网建议,需着力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各地应明确执法权限与程序,细化执法流程,加强规范化建设。以浙江湖州为例,当地公安机关创新生态警务机制,设立生态警长,多部门入驻生态共治中心,联合巡查、会商、执法,有效解决了 “九龙治水” 的困境,提升了生态治理效能。通过严格执法,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司法公正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后盾。剑盾法律网指出,要树立生态文明司法理念,加强环境司法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环境司法解释,统一裁判尺度。构建 “阳光司法” 机制,提高环境司法审判质量与透明度。例如,湖州全面推行 “禁止令保全 + 多元修复” 模式,推出 “司法碳汇 +” 工作品牌,以司法手段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检察机关积极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在 “两山” 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进一步强化法治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法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才能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在中华大地持续绽放光芒,绘就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


责编:李锦林

  • 顶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