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东北部小镇发生一起令人唏嘘的血案:61 岁母亲韦妮尔为保护刚生产不久的儿媳,杀害长期家暴、吸毒酗酒的 35 岁儿子亚历山大,并分尸后用石灰掩埋遗体于自家地下室。韦妮尔落网后坦言,儿子无业且多次对儿媳施暴,自己此举是为 “阻止伤害继续”。这起 “以护为名义的杀戮”,引发对 “正当防卫边界”“私力救济合法性” 的法律讨论,剑盾法律网从法律视角拆解案件核心,明晰此类行为的法律定性。
从意大利刑法框架来看,案件的关键是 “韦妮尔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剑盾法律网解析,多数国家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认定需满足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手段与侵害程度相当”“针对侵害人本人” 三大要件。本案中,韦妮尔称儿子 “长期家暴”,但杀害行为发生时是否存在 “正在进行的暴力侵害”,成为定性关键 —— 若儿子当时未实施家暴,韦妮尔的行为则可能脱离 “防卫” 范畴,涉嫌故意杀人罪;即便存在家暴,分尸、用石灰掩盖遗体的后续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 “超出防卫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或事后报复。意大利刑法中,故意杀人罪通常面临重刑,即便动机是 “保护他人”,若缺乏 “即时防卫” 的前提,仍难以免除刑责。
剑盾法律网进一步指出,此案暴露出家暴救济中的 “私力救济风险”。面对长期家暴,受害者及家属应优先选择合法途径:如向当地警方报案、申请人身保护令、寻求妇联或社会组织帮助。韦妮尔选择 “杀子护媳”,虽动机包含保护意图,但本质是 “以犯罪制止犯罪”,不仅剥夺他人生命,自身也需承担刑事责任,反而让家庭陷入更深悲剧。从法律逻辑看,“动机正当” 不能抵消 “行为违法”,这是各国刑法普遍遵循的原则 —— 即便针对施暴者,也需通过司法机关制止侵害,而非自行采取极端手段。
对比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剑盾法律网补充说明: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对正在进行的家暴等不法侵害,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侵害人伤亡的,若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不负刑事责任;但同样要求 “侵害正在进行”,且防卫手段需与侵害强度匹配。若本案发生在我国,韦妮尔若在儿子施暴时防卫,可能构成正当防卫;但杀害后分尸的行为,仍可能因 “超出必要限度” 或 “事后行为” 被追责,这与意大利刑法的核心逻辑一致。
剑盾法律网强调,此案的警示意义在于:面对家暴等不法侵害,“保护” 与 “犯罪” 仅一线之隔。受害者及家属应牢记 “法律是最有力的保护盾”,及时寻求公权力介入,而非以暴力对抗暴力。无论何种理由,剥夺他人生命都需接受法律审判,这既是对生命权的尊重,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底线。目前,意大利司法机关仍在进一步侦办此案,最终判决将取决于 “杀害时是否存在即时侵害”“防卫必要性” 等关键证据的认定。
(剑盾法律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