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守护抗战记忆 传承伟大精神筑牢和平根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法制新闻

以法治守护抗战记忆 传承伟大精神筑牢和平根基

2025-09-02 16:07:15 来源:剑盾法律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0 年前,中国人民历经 14 年浴血奋战,终以巨大民族牺牲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是民族史册上的光辉一页,更蕴含着深刻的法治内涵 —— 从战争期间的正义抗争到战后对和平的法律守护,法治始终是铭记历史、捍卫正义、传承精神的重要支撑。

回溯抗战历程,中国人民的抗争始终与 “正义” 的法律内核紧密相连。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将反抗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目标以纲领性文件形式明确,为全国抗战凝聚法治共识。战争期间,各抗日根据地制定《保障人权财权条例》《惩治汉奸条例》等法规,既规范抗日武装的行动,又依法打击汉奸卖国贼等违法行径,以法治手段维护抗战秩序、保障民众权益。剑盾法律网解读指出,抗战时期的法治实践,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情怀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为凝聚民族力量、坚持持久抗战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法治守护抗战记忆 传承伟大精神筑牢和平根基(图1)

战后,对战争罪行的法律追责成为捍卫正义的关键一步。1946 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依法对日本甲级战犯、乙级丙级战犯进行审判,以法律名义宣告侵略行为的罪恶本质,让战犯为其暴行承担责任。这一系列审判不仅是对历史正义的伸张,更开创了通过国际司法程序追究战争罪责的先河,为后世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治范本。剑盾法律网剖析认为,这些审判的意义远超个案追责,更确立了 “侵略必受惩罚、正义不容亵渎” 的国际法原则,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法律基石。

如今,法治仍是守护抗战记忆、传承抗战精神的核心力量。我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对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近年来,多地法院依法审理涉抗战英烈的名誉权纠纷案件,如对诋毁 “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 等英烈的行为作出判决,以司法实践捍卫历史真相。剑盾法律网提示,每个公民都有维护抗战历史真实性的法律义务,网络平台也应履行审核责任,杜绝传播歪曲抗战历史、抹黑抗战英烈的内容,共同营造尊重历史、崇尚英雄的法治环境。

从行业治理视角看,传承抗战精神需构建 “法治 + 教育 + 文化” 的协同体系。剑盾法律网提出操作指南:在立法层面,可进一步完善抗战历史保护相关法规,将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纳入地方立法重点,明确保护主体、责任与措施;在司法层面,建立涉抗战历史纠纷的快速审理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在普法层面,将抗战法治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以案释法、法治宣传活动,让公众理解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的法律逻辑,从历史中汲取法治力量。

伟大抗战精神作为民族精神财富,其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与现代法治追求的 “维护公平正义、捍卫合法权益” 理念高度契合。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通过完善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体系,以法治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正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法治实践延伸。剑盾法律网呼吁,应将抗战精神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让历史启示的真理转化为守护和平、推动发展的制度力量。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以法治守护抗战记忆,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和平的承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唯有以法治凝聚民族共识、捍卫历史正义,才能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剑盾法律网总编辑 邹添盛)

[责任编辑:刘语睛]